文治情怀 | 听支教故事 做追“锋”少年
      2023-03-02    来源:

做一个追“锋”少年

f53c20530a0c8ba2252aede89f8d65d7.jpg

    曾有人调侃:“都21世纪了,雷锋精神早过时了。”也有人说:“现代社会哪还有雷锋?”这些形形色色的言论引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学雷锋?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雷锋精神应该如何实现?

    2月28日,全市首届最美老干部志愿者、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老校长潘祥根老师到校为三高中师生讲述他的支教故事,用亲身经历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90945bd796a07390ea485298308b86f4.jpg

    2002年5月,刚刚从我校调研员岗位退休的潘校长,远赴延安,勇担洛川师范改制使命,受聘为延安市第一中学首任校长,从此延安市第一中学与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cafb1984579fbd88e50ea37ef688819e.jpg

    在济济一堂的学校报告厅,潘校长回忆了自己将近四年的支教生涯。从延安一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师资的培训,从学校的管理到制度的完善,从教学的改革到师生精神风貌的转变,潘校长对那些熠熠生辉的日子如数家珍。

    他动情地说到:“什么是雷锋精神?从我的支教经历来看,就是尽我所能地帮助边区人民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裕。”2002年到2006年,他带领19位无锡教师奔赴延安市洛川县支教,启动了一场“从头开始”的树人工程,践行了“一年办像、两年办好、三年办响”的庄严承诺。

    2005年6月,延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潘祥根延安市“教育功臣”和“荣誉市民”称号

ead4115289acb14a612637b477425acc.jpg

92a18bab55fcdee9a24dcc5d1a1ff528.jpg

    报告会最后,党委书记、副校长邹宝生总结道,以潘祥根校长为代表的三高中支教教师们,勤恳奋斗、爱岗敬业、不断奋斗,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高中支教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他号召全体师生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向潘祥根校长这样可敬可爱的人学习,做新时代的追“锋”少年。

    奋斗强国,实干兴邦。潘祥根等三高中支教教师的生动事迹,就是对“今天怎样学雷锋”的响亮回答。


上一条文章:文治视界 | 讲好教育故事 传承文治精神——《国学教育家唐文治》新书发布会在我校举行
下一条文章:文治视界|这是春天的校园,更是我们的校园
图文推荐
友情连接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11929号-2
地址:无锡市新吴区行创四路(锡士路)288号 邮政编码:214028
联系电话:0510-85281999 80299699 技术支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信息技术部
最佳浏览分辨率:1280*768 建议采用IE9以上浏览器版本 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