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
人们献上鲜花酒水,烧纸添土,这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礼仪。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对生命的尊重,对历史的敬畏。
一、清明祭英烈,“云端”寄哀思
慎终追远,缅怀先辈。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组织广大学子积极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用这样一种新方式来为英烈献花、留言寄语,寄托新时代学子的哀思。他们借助最真诚的语言、最朴实的行动来传承民族精神、激发奋斗力量。





二、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先烈初心
见字如面,见信如晤。学生诵读烈士家书,从红色家书中重温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革命先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革命先烈们的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奋斗后的“续集”。
三、追忆往昔,国旗下的铮铮誓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高二17班吴文怡同学作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珍惜美好生活”的国旗下讲话。
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青年提供了机会。铭记英雄先烈,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四、对话峥嵘岁月,传承不朽精神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学生代表前往锡东革命烈士陵园祭扫。一块块墓碑承载着他们的英勇无畏,一条条年轻的生命铸就了共和国永久的丰碑。
青松翠柏,掩埋烈士英魂;誓言铮铮,传承不灭精神。英雄未竟事业,我们去承担;民族复兴火炬,我们来传承。







五、抚今追昔,祭扫学校先贤墓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此为高阳先生临终之言。高阳先生毁家兴学,造福乡梓;唐文治先生掌校十年,义不受薪。扫去尘埃,揩掉浮灰;体形虽去,神魄犹存。清明祭扫学校先贤墓,薪火永相传!



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祭奠,既是对我们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暖。在对先人的祭奠中,内心清明,珍惜当下。
不忘先祖,不失清明,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