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承载着许多情感和含义
温馨而又浪漫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
家书,是另一种语言
展现我们的内心
记录那些微妙、易逝的情绪
家书抵万金
让人感受到爱与光明
感受到力量与希望
今年是2021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今天是5月9日母亲节
让我们重温历史
倾听红色时代家书的动人心声
赵一曼《致儿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这是1936年8月2日,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在牺牲前写给儿子的信。这份记录在日军审讯档案里的家书,时隔21年后,才传到赵一曼的儿子宁儿那里,而赵一曼的真实身份也在1957年被解开。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县人,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她只得将还在襁褓中的幼子留下,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临行前,母子二人仅留下了一张合影。
革命烈士黄继光写给母亲的家书
母亲大人:
男于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
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
目前虽有些少困难
请母亲不要忧愁
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
过着牛马奴隶生活
现在虽有少些困难
是能够度过去的
要知道咱们英明共产党
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
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母亲大人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
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
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
男有决心在战斗中
为人民服务
不立功不下战场
不立功不下战场
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
并请回信一封把当地情况土改没有
及家中哥哥嫂嫂生产比前好吗?
母亲大人玉体安康。
黄继光
1952年4月29日战斗中
1951年,时年20岁的黄继光报名参加志愿军,跟随部队来到朝鲜前线。在离家400多天后,他在战斗中给母亲写下了一封信。在信中,黄继光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军令状,“不立功不下战场”。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队友赢得了宝贵的冲锋时间。他兑现了这份军令状,却也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同留在了战场,牺牲时年仅21岁。
家书细酌
有说不完的家国柔情,
有数不尽的立马之志,
也有颂不完的英雄凯歌。
每一件都令人肃然起敬,
长路漫漫,我们理当铭记。
——李圣炜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一份家书,满含的是对亲人对祖国深深的挂念。
不负时代,我们更加应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蒋天宇
他们披着坚不可摧的铠甲,却亦有柔情断肠的思念。
她们愧疚未能尽责的母爱,也无悔极力追赴的红星。
为国为党为革命,为富为强为崛起,
他们是家书的撰写者,更是革命精神的熔铸者。
新时代,我们感谢生逢盛世 ,也应铭记革命先人。
——屈屹涛
家书会泛黄,相片会黯淡。
唯那些曾用生命守护过的,
于漫长岁月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书信中溢着二字“国家”,
满怀着同共产党为新中国奋斗的决心。
即使时代变更,我们仍要艰苦奋斗不辱使命!
向为祖国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致敬!
——许楚悦
彩笺尺素里,流溢着或波澜壮阔、或深情款款的时代光影。书信里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往昔,也保留着濒临忘却的记忆。勿忘历史,不仅要铭记史实,更要在那些鲜活的灵魂里汲取力量;不仅要触摸大历史的脉络,也要让英雄焕发出作为个体的无限光芒。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在战争间歇给母亲写信,在临刑前给孩子寄语,英雄不仅是人格的丰碑,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