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视界|贯通教育文化资源 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无锡国专纪念馆专家访问我校
      2022-11-10    来源:校长办公室

为进一步做好无锡国专纪念馆文化建设工作,贯通现有文化资源,10月31日,无锡市梁溪区文旅局文物科科长俞晶、无锡国专纪念馆项目负责人秦啸一行莅临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和学校主要领导进行了现场座谈,并参加了无锡国专校歌合唱光碟赠送仪式。


01

百年名校的厚重底蕴

座谈会现场,校长李青深情回顾了三高中一百多年的辉煌校史。她指出,把“文治”作为文化标签的三高中,从未忘记以高阳、唐文治为代表的先贤们的缔造之恩,并一直将这份恩情传延下来,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给养。

厚重的文化资产,让三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李校长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学校文治文化建设的相关情况,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学校文化传承的相关举措。


02

    同源共脉的兄弟之情

面对无锡国专纪念馆专家一行的造访,党委书记、副校长邹宝生强调,无锡国专和无锡中学校(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前身)是同源共脉的兄弟关系,它们都是唐文治校长的崇高品格和深厚学养的继承者。

    邹书记以学校江苏省唐文治·中华德育文化课程基地为基点,向与会嘉宾解读了三高中和无锡国专紧密的历史联系,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近年来三高中举办的和无锡国专相关的大型文化活动。

03

未来可期的合作前景

    无锡市梁溪区文旅局文物科科长俞晶非常感谢三高中对无锡国专纪念馆的大力支持,她从无锡国专纪念馆的建设历程出发,指出了建设无锡国专纪念馆的重大意义,并真诚希望无锡国专纪念馆继续加大和三高中的合作,为无锡的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无锡国专纪念馆项目负责人秦啸立足三高中和无锡国专同生共依的文化渊源,对三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表示肯定。她向三高中校领导介绍了目前无锡国专纪念馆的建设进展,并热切期盼无锡国专纪念馆和三高中的合作可以更加深入。

04

文化资源的无私相赠

三高中前期整合学校收藏的关于无锡国专校歌的相关影像、文字材料,刻录成便于保存的光盘,向无锡国专纪念馆进行了无私捐赠,无锡国专纪念馆也向学校颁发了捐赠证书。相信随着无锡国专纪念馆的落成,三高中必将继续加大和无锡国专纪念馆的合作力度,尽己所能助力无锡国专纪念馆的发展,为擦亮这张城市文化名片贡献力量。


知识链接:

1920年,民众教育家高阳先生毁家兴学,创办了无锡中学校,即私立无锡中学(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前身),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应邀成为学校首任校长,“掌校十年,义不受薪”。同年,唐文治在无锡乡绅的支持下,创办了无锡国学专修馆。无锡国专办学之盛,一时间与清华国学研究院齐名,号称“北有清华,南有国专”。

无锡国学专修馆


三高中唐文治·中华德育文化课程基地

    


    当时,在两所学校办学过程中,私立无锡中学(今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曾聘任无锡国专教授陈柱兼任主任,无锡国专优秀毕业生王蘧常、蒋庭曜、唐景升等人也先后在私立无锡中学任教,无锡国专的课本《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也是私立无锡中学的国文课本,两所学校在治校理念、育人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肯定,从一开始,私立无锡中学就和无锡国专产生了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书院传统与中国大学暨无锡国专创建100周年学术论坛”与会代表来我校考察交流

“纪念唐文治创办无锡国专一百周年研讨座谈会”在三高中隆重举行


上一条文章:无
下一条文章:课程基地|以文化之名 成德育之功
图文推荐
友情连接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11929号-2
地址:无锡市新吴区行创四路(锡士路)288号 邮政编码:214028
联系电话:0510-85281999 80299699 技术支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信息技术部
最佳浏览分辨率:1280*768 建议采用IE9以上浏览器版本 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