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视界 | 从心出发,向光而行——情绪疏导主题德育活动
      2020-06-12    来源:校办

随着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不少学生觉得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紧张情绪日益加剧。家长们也心急如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孩子成绩不理想怎么办?孩子情绪不好怎么办?只要一大考就发挥失常怎么办?压力过大,无心读书怎么办......

家长们本是铆足干劲准备和孩子一起拼一把,可是孩子紧张、压力过大又让父母们踟蹰难行——冲上去吧,怕自己会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放手不管吧,又怕孩子缺乏支持,难以坚持到最后。

那么,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和孩子要如何安然度过呢?

 

一、有效沟通

1、避免鼓励变唠叨

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非常时期,家长与孩子沟通时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不适当的说话方式很可能会使原本想表达的关心和鼓励变成孩子眼中的压力和逼迫,而过多的唠叨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不耐烦。

在这里,我们特总结了7条学生最反感的话,提醒各位家长切勿踩雷:

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了,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你们班某某同学这次诊断考试考了多少分啊?去年谁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大学,你像他一样就好了。

我们不给你压力,考啥样是啥样,考不上再补习。

考不起大学,18岁就给我滚。

我们以后不靠你,管好你自己!

现在不好好努力,以后只有……

你要是考不上理想大学,你对得起我们吗?

 

2 、避免抓小放大,本末倒置

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把一切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这个阶段,家长的重点工作是鼓励、理解和支持考生。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探讨,定位高考计划大方向,但是具体操作的部分请交给孩子自己做主。

 

有些家长大包大揽,把考生当成“巨婴”,全程干涉备考活动,反倒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感,让孩子对家长的行为产生强烈的不满。

 

二、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压力管理

1、把困难当做是成长的机缘

河流在拐弯处积蓄能量,人在困难中增长智慧。这个阶段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将是一段艰难却宝贵的经历。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人生,需要他们亲自去行走,并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中积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而家长只是他们的同路人,可以见证但不要替代他们去成长。

作为“啦啦队长”,家长也有自己的成长任务,那就是“忍耐”和“有效陪伴”。

2、“忍耐”

忍耐是一种高级的自我管理方式,它让父母能够厘清与孩子的边界,不过度干涉他们成长的轨迹,还能够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迁移到孩子身上,让大家“各自安好”,助力不添乱。

3、“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是一种将积极情绪和问题解决模式正向叠加,为孩子赋能的亲子相处方式。它让孩子看到希望,笃定必胜的信念,轻松应考;家长也能从孩子的进步中获得鼓励,形成共振效应。

4、 做一些实际的事比沉浸在愁绪中更有效

在临近高考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要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在这些压力的共振下大家都会有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这个时候,不妨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来管理情绪:

列出压力清单

按照强度为这个清单排一个序

为每一项压力写出至少三个积极应对的措施

将这些措施分项合并

在生活中实施这些措施,来缓解压力

写减压随笔,及时记录心得,做自我激励

一周后再列一个新的压力清单和一个对策清单

将对策清单按有效性排序,将新的压力清单和第一个作对比,看看变化

就这样一周一结,家长们会发现自己应对压力的本事渐长,而压力也成为了自己的一个伙伴,促进我们成长。家长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心得和方法告诉孩子,和孩子一起来做,协助他们做好考前的压力管理。

面对压力我们不能采取“堵”的方式,而要找到原因、因势利导,为压力找到一个出口。高三是一个对人的身心的锤炼过程,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够获得胜利,而家长就是孩子们的助手、行动的支持者、成长的见证者,让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吧!

 

指导老师:心理组 陆颖怡

编辑:张一丹


上一条文章:家庭教育微课堂 | 高考备考冲刺阶段,家长如何有效陪伴?
下一条文章:心理健康有晴天,生命教育助成长
图文推荐
友情连接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11929号-2
地址:无锡市新吴区行创四路(锡士路)288号 邮政编码:214028
联系电话:0510-85281999 80299699 技术支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信息技术部
最佳浏览分辨率:1280*768 建议采用IE9以上浏览器版本 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浏览